
阿爾巴尼亞
1912年11月28日,阿爾巴尼亞獨立。
1912年11月28日在阿爾巴尼亞宣佈獨立,伊斯梅爾·捷馬利(1844—1919)組建第一個阿爾巴尼亞政府。
同年12月英、奧、法、德、意、俄六國大使在倫敦開會,承認阿爾巴尼亞脫離土耳其獨立,但同時又把它置於六國控制之下。
根據會議的決定,阿爾巴尼亞的領土被縮減一半:科索沃劃歸塞爾維亞,北伊庇魯斯劃歸希臘。
阿爾巴尼亞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岸,北接塞爾維亞與黑山,東北與馬其頓相連,東南鄰希臘,西瀕亞得里亞海和伊奧尼亞海,隔奧特朗託海峽與意大利相望。海岸線長472公里。
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低收入的貧困國家之一,全國一半的人口依然從事農業種植,但近些年已有改進。
許多西歐國家的人口販子皆出自阿爾巴尼亞,控制賣淫集團,並給諸國帶來了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。
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,沿自15世紀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(GjergjKastriotSkanderbeg)的印章,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