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世界歷史來看,同一個民族,即使分裂很長時間,也是最容易再次合併在一起的,如克里米亞,南奧塞梯都是俄羅斯人,所以獨立後都加入了俄羅斯。還有東德和西德,同文同種同族,蘇聯解體後,也快速合併。而巴爾幹半島小國科索沃,國內大部分是阿爾巴尼亞人,為何科索沃獨立後,不直接跟阿爾巴尼亞合併呢?真實原因有三點。
科索沃原來是南斯拉夫的八大聯邦主體之一,面積一萬多平方公里,人口180多萬。科索沃全國人口90%以上都是阿爾巴尼亞人,跟鄰國阿爾巴尼亞那是同宗同源同文同種,連宗教也是一樣。在歷史上,科索沃地區是阿爾巴尼亞的一部分,後來被南斯拉夫佔了去。所以說,科索沃跟阿爾巴尼亞那就是同一民族的分離。
而阿爾巴尼亞也一直希望,科索沃能夠重新跟自己合併組成大阿爾巴尼亞聯邦,在科索沃鬧獨立的時期,當時阿爾巴尼亞還直接參與了,組建了科索沃解放軍,投入到科索沃的獨立戰爭之中,也才有了現在的科索沃。但是2008年,科索沃獨立後,卻一直不願意跟阿爾巴尼亞,這到底是為何呢?其實真實原因有三點。
第一,最根本的還是阿爾巴尼亞太弱。
雖然阿爾巴尼亞看似像母國,但是其實從體量和本質上來看,阿爾巴尼亞的體量和科索沃差不多,自己的實力比科索沃高不了多少,這種情況下,到底誰合併誰呢?
如果阿爾巴尼亞有西德那麼發達,有俄羅斯那麼強大,那麼科索沃恐怕都不用召喚,直接就跟了阿爾巴尼亞了。而阿爾巴尼亞自己是小國,還是一個卑鄙的小國,在國際上絲毫地位都沒有,拿什麼去統一科索沃呢?所以啊,最根本的還是怪自己太弱小了。
第二,西方國家的反對。
西方國家之所以要肢解南斯拉夫,就是不希望巴爾幹半島出現大國,因此同樣的,西方國家不願意出現一個大阿爾巴尼亞。而且在巴爾幹半島,民族複雜,在馬其頓還有希臘,都有大量的阿爾巴尼亞人,一旦大阿爾巴尼亞出現。這些國家的阿爾巴尼亞群起效仿,豈不是要亂套了,這是美國和西方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接受的。
第三,發展的考慮。
雖然科索沃獨立後聯合國不承認,塞爾維亞還封鎖,不眠不休。而且還沒有出海口,日子難過,但是科索沃的經濟狀況比阿爾巴尼亞還要好很多。
阿爾巴尼亞一片混亂,而且窮困潦倒,科索沃加入半點油水也撈不到,還放著總統不去做,要去做省長,放在誰那也是不樂意的。所以與其一起過苦日子,還不如自己單過,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。因此,到現在科索沃獨立快10年了,但是始終不願意加入阿爾巴尼亞。